本文來源:溪畔樂聲家族
※本篇內容資料來自樂團編制與樂器選擇實務談一文,作者宋春玲

基本上,一個樂團的低、中、高的音量應是均衡的,這是一個樂團最基礎的結構。就像蓋房子一樣,假想低音是其地基,若低音不夠,房子就會不夠穩固;高音則是房子的主幹,不可以讓它被低音蓋過;中音是銜接的部分,若不夠會造成聲部的中空,不夠飽滿、厚實。
樂團的架構若不完整,縱使團員個別的程度或素質再好都沒用,因為說穿了,它就是個架構不完整的樂團。



*以一個 60 人樂團的編制,大概是以下的人數呈現:

木管:
雙簧管 (Oboe) 2 人
長笛 (Flute) 4 人
豎笛 (Clarinet) 10 人
低音豎笛 (Bass Clarinet) 1 人
低音管 (Bassoon) 1 人
中音薩克斯風 (Alto Saxophone) 4 人
次中音薩克斯風 (Tenor Saxophone) 2 人
低音薩克斯風 (Baritone Saxophone) 1 人
銅管:
小號 (Trumpet) 8 人
法國號 (Horn) 6 人
長號 (Trombone) 6 人
上低音號 (Baritone、 Euphonium) 4 人
低音號 (Tuba) 3 人

打擊:
打擊
(Percussion)
8 人


*若以低、中、高音樂器來分類,大致是這樣區隔的:


高音樂器:長笛、雙簧管、豎笛、小號
中音樂器:薩克斯風、法國號
低音樂器:低音豎笛、低音管、低音薩克斯風、長號、上低音號、低音號



以一般的招生來說,低音樂器比較難吸引人注意。一方面是樂器體積大,耗氣量較多,很多人擔心自己無法適應;另一方面是主、次樂器的觀念。其實,並不是越大的樂器越難吹,而用氣的多寡和樂器體積也沒有很直接的關係;主、次樂器的觀念是錯誤的,在樂團裡面並沒有什麼樂器是特別重要的。相反地,學習低音樂器的人比較少,在學習的過程中是比較吃香的。

打擊樂器剛開始可能會吸引不少人,但退團的比例也高得嚇人。這是因為打擊一開始多半會訓練拍點和節奏,可能整首曲子下來,只出現那麼一次。慢慢地就會覺得無趣,跟想像中打爵士鼓那帥氣的模樣,差了十萬八千里。打擊在樂團是相當重要的,但一般人的觀念剛好相反。打擊的每個樂器都是單一、明顯的,只要有錯,台下聽得一清二楚,不像其他旋律樂器,只要不是 Solo ,就可以稍微互相掩飾一下,甚至魚目混珠。它是帶動樂團氣氛主要的樂器部門,表現的張力絕對不輸給聲部。

再來,應該就是樂器價格的問題。這也會影響個人所選擇的樂器。這我就不得不提到法國號。以我們社團來說,這樂器也處於斷層中。普通的法國號大概也要 4 萬元起跳,這對其他銅管或是木管來說,算是中等以上的樂器。對於想要進一步學習的人,往往會望之怯步。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它比較難入門,法國號的泛音多。比如說: Do、Mi、Sol 三個音之間音高的差距不大,按鍵完全相同; Re、Fa 兩個音之間音高的差距不大,按鍵完全相同。按同一個按鍵,要準確吹出相近的音,音感要稍微好一點,否則吹錯都不知道,那就很累了。不過,給學習法國號的朋友一個訊息:就是在許多職業樂團裡,法國號手的薪資略高於其他樂器的。

撇開個別樂器不說,當學習一段時間後,難免會遇上一些瓶頸,就會產生退團的念頭。退團的人數一多,會嚴重影響到整個樂團的發展。整理一些退團的原因不外乎是:課業退步、學習的低潮和壓力、家裡經濟的問題..... 等。

就現實面來看,經濟的問題只能儘量開源節流,若是到要退團的狀況,可能得經過多方面的思考再做決定,這點我實在是幫不上忙。

前兩點就好解決嚕!課業的退步,我相信多半是自己的問題。我不太能認同學生因為練樂器而導致成績退步這論點。能學習樂器的人,我想在資質上應該不會太差,只要懂得分配自己的時間,該練樂器就好好地練樂器,該唸書就專心的唸書,課業不該會因此受影響。而學習的低潮和壓力是在所難免的,人生都有起有落了,更何況練樂器?努力地撐過去,就會發現不管是在樂器的技術或是心理層面上,自己都有很大的進步。

學校管樂團是非常複雜的,每個細節都可說是環環相扣。從樂器種類編制、師資、人事組織..... 等,都會影響著管樂團的發展。

熱情吧?!期待有更多充滿熱情的人投入,也許管樂團的發展會更好。



幹部們可以好好思考未來可能面臨的問題喔!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PW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